台湾原住民的由来-历史隐藏的枭雄

  • A+
所属分类:【caoz的梦呓】
本文信息本文由方法SEO顾问发表于2016-05-2420:01:31,共 3352 字,转载请注明:台湾原住民的由来-历史隐藏的枭雄_【方法SEO顾问】

本文来自曹政大神的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caoz的文章篇篇犀利,值得细读与收藏,特转载过来,分享给大家,如果你也喜欢,可以微信搜索“caoz的梦呓”来关注他。文章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曹政所有!

台湾蓝绿之争,一向有外省人本省人之称,外省人来自于国民党败守台湾,但操着一口闽南乡音的本省人,一张嘴知道来自于福建,那么,他们是什么时候来的?跟谁来的呢?

曾经一直订阅我百度空间的用户想必知道我说的是谁了,不过且慢,卖个关子。

其实严格的讲,台湾所谓本省人也不是一种来源,有一些更纯粹的原住民如高山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直到日据时期依然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状态,如果喜欢看电影的朋友可能知道“赛德克巴莱”这部片子,不知道的可以搜索一下“雾社事件”,是当时很有名的一次原住民反抗日本统治的事件。 当时原住民的生活习性和汉民还是差异非常大的。

这种纯粹的原住民应该是更早期的历史来自于大陆,这个具体我不是人类学家,不敢妄言,那么操着闽南乡音的汉民,确确实实是从明末规模化的移民台湾的。 明末,我们知道,和台湾关系最大的事情是郑成功收复台湾,从某些版本的记录看,郑成功当时大约有十万兵力,这可以认为是一种大规模的移民,但是,实际上,在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前,荷兰人治台的时候,已经有大量闽南汉民在台屯垦,生产,定居,这一点,无论是荷兰的史料,还是台湾的史料,都确凿无疑,那么,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今年初我第二次去台湾,一个人跑到台南去逛,安平古堡,赤崁楼,延平郡王祠走了一遍,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这些地方对郑成功征台以及治理台湾都有非常多的描述,对荷兰人统治下的历史也有记叙,但是对郑成功之前的台湾移民来源却总是语焉不详,甚至有一个地方的解说,把闽南人移居台湾说是荷兰人主持进行的,这个我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了,当时荷兰人掌控台湾的时候,实力其实并不是很强,简单说是没有实力在大陆登陆的,(曾经骚扰过大陆沿海,均被明军击败)请问他们怎么能主持移民台湾的事情?而且以当时中国人的见识,谁又肯跟红毛番漂洋过海呢?那么,这里隐藏了什么?

在延平郡王祠以及其他各个纪念郑成功的场馆,我注意到,关于他父亲郑芝龙的记叙极为简略,甚至故意忽略掉,在延平郡王祠甚至只是在他母亲的介绍里略微提了几句(郑成功母亲的介绍倒是很详细的)。 那么,这个在两岸历史记叙中都常被忽略,只是不得已的时候被略提几句的郑芝龙,是不是历史上的路人甲呢? 我们还记得大陆各版本郑成功电影和电视剧么?郑芝龙被提及的场合通常是“老太爷来信了”,或者“我是您老太爷的旧部下”。连个露脸的角色都不给啊!

但这个郑芝龙,真不是路人甲,而是大Boss。

郑成功的军队海战实力很强,在大明覆灭之后依然坚持战斗不懈,而且非常忠诚,并没有因为在陆地上不断战败而崩散。这只军队,实际上来说,一开始并不是大明朝的政府军,而且我们知道,大明朝晚期受倭寇影响,一直奉行海禁,怎么可能有强大的海军?这只军队,其实是郑氏私军,其奠基人,就是郑芝龙!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盗,也是一个凭一己之力建立一只强大海军的传奇。

下面说几个可能很多人不了解的历史盲区

1、我们常说的倭寇,其实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倭寇从来不是日本人主导的,所谓倭寇是由日本浪人和大陆沿海渔民组成的,确实里面有不少凶悍的日本人,但他们的头领从来都是中国人,最大的是汪直。 汪直原本要上岸归老,被明政府诱杀,一群只讲道理不通实务的儒生误国,大明原本有望永诀倭寇之患,甚可海外拓疆,杀了汪直,这一切又成了泡影。

2、郑成功是中日混血儿,出生在日本,他的母亲是日本人,他有个亲弟弟没有回中国,一直定居在日本,所以现在日本应该还有很多郑氏后裔,只是早已经改为日本姓氏。所以不但大陆,台湾都视郑成功是大英雄,在日据时期日本人也大力祭奠宣扬郑成功,并将其做为日本合法据台的一种前因。

3、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并不轻松,最后荷兰人是体面的撤出了台湾,我在安平古堡看过最后荷兰与郑成功的谈判条件的译文,荷兰人提出了三四十项条款,基本上绝大部分郑成功都答应了,实际上荷兰人走的时候是敲锣打鼓的打开城门,全服列装的出城,离开时允许携带轻武器和弹药,相当数量的粮食及其他物资。甚至船上用的部分重武器及弹药,允许携带私人财物,高等级荷兰官员还允许带走不菲的本地财物以及其从其他地方裹挟而来的奴隶。从这些条款可以看出,荷兰人并不是无条件投降,也不是彻底的战败,而是知道已经没有能力守住台湾的时候,依凭实力尽可能获得了体面的撤出。

4、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其名义是收回其父租借给荷兰的台湾。

这个名义想不到吧,但是这个租借协议是否存在?我不敢说,不过如果你了解一下料罗湾海战就知道,荷兰人当年在郑芝龙手下是吃过大亏的,最先击败荷兰人并让对方签城下之盟的,是郑芝龙。

非常有意思,当韩国人大肆纪念李舜臣的时候,绝大部分中国人都不知道有料罗湾海战这件事,都不知道当年大明朝末年居然有一只海军可以和欧洲列强硬碰硬不落下风。

料罗湾海战后,郑芝龙并没有对荷兰人痛下杀手,而是转过头来将与荷兰人合作的大海盗刘香斩尽杀绝,最后刘香连败后自焚身亡,而郑芝龙垄断了与荷兰人在东亚交易的权力,所以,郑芝龙的战争,是在西方的思维方式下进行的,利益大于面子,击败对手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

如果我们用这个观点来看就能特别明白郑芝龙的一些举措。

比如说,郑芝龙一直经营台湾,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这样的记载十分丰富,但又总是在官方历史中语焉不详)。但是又放任荷兰人在台湾,因为荷兰人在台湾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实现贸易中转。 郑芝龙最初从倭寇,海盗,到被朝廷招抚,仅仅是一个品级不入流的游击将军他就上岸接受册封,并不是因为这个官职对他有多重要,而是因为他可以合法的上岸贸易,所以郑接受朝廷招安的条件是,军队保留(自费养兵),贸易许可,而官职,随便吧,事实上,一个拥有十万私兵的,数百条战船的游击将军,是足可以不把巡抚放在眼里的,朝廷对他来说,只是利益诉求的一种筹码。当大明覆灭的时候,南明将郑芝龙当作救命稻草,各种拉拢提拔,包括对他中日混血的儿子郑森的赐名赐姓,(赐姓朱,所谓国姓爷,赐名成功,后来郑成功这个名字,就是这么来的),这是南明王朝看在郑芝龙实力强大的份上的一次赤裸裸的拉拢行为,但郑芝龙再一次将朝廷当作个人最大利益筹码,私下与满清谈判,可是他没想到,满清不是荷兰,人家不谈判,契约算个蛋。多尔衮直接诱捕了郑芝龙,之后就变成了人生的大污点,失去自由的郑芝龙投降,并被迫写信劝降其子郑森,也就是后来人们熟知的郑成功,继承他军权的儿子见忠孝不两全,毅然决然的割裂父子亲情,这也导致郑芝龙晚景惨淡,一直被囚禁,直到最后被大清斩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一下严思齐,郑芝龙的开台历史,但是一些人也会说正史记载不详,很多东西不能证伪。不过,那个年代,有能力,有资源,有意愿,去规模移民,去开台的,也只有他了。

关于郑芝龙和荷兰人在台湾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

一开始郑芝龙去台湾的时候没有实力,一度还做过荷兰人的通译,在这个时候,荷兰人主持台湾,郑芝龙是没有份的,后来郑芝龙逐渐势力起来,开始在台湾建立据点,并招募流民,此时郑的身份是海盗,同时是荷兰人的盟友,此时郑甚至只能说在台湾虽有一定独立性,但整体上仍依附于荷兰人,但郑接受朝廷招安后,特别是经过料罗湾海战后,荷兰人发现再想和明朝做生意躲不开郑了,此时郑有资格,也有权力分享台湾,甚至提出一些苛刻的要求,但整体上,郑不拒绝荷兰人在台湾,毕竟利益最大。郑芝龙被多尔衮诱捕后,南明王朝自身难保,郑成功刚开始树立根基,台湾失控,荷兰人完全统治,不再理会郑氏。直到郑成功攻台,选择了和父亲完全不同的思维,不再谈及商业,不再谈及利益,荷兰人被迫跑路。 以上仅为个人理解。

鼎盛时期的郑芝龙,不但垄断了中国和欧洲的贸易,还几乎垄断了日本和欧洲的贸易,其实力之强,冠绝亚洲。如果不是满清入关,中国的坚船利炮,几乎可以与欧洲比肩。

然后历史就是这样

郑成功符合绝大部分人对英雄的定义,忠诚,坚韧,勇气以及,成就。

而郑芝龙可以为了利益甚至出卖朝廷,那么,为尊者讳,为了郑成功的光辉形象,让郑成功背负不孝的 汉奸卖国贼郑芝龙自然是能不露面就不露面了。

但郑芝龙绝对是历史上不能抹掉的人物,可惜生不逢时。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