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本文来自曹政大神的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caoz的文章篇篇犀利,值得细读与收藏,特转载过来,分享给大家,如果你也喜欢,可以微信搜索“caoz的梦呓”来关注他。文章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曹政所有!
本文背景信息较长,希望不要嫌我啰嗦。
在新加坡呆了两年,简单说一下这边的医疗体系。
因为毕竟没有太多深入接触,只是根据个人感受和简单接触做出整理,如有谬误还请指出。主要分三块
社区诊所,公立医院,私立医院
费用上分三块,自己承担,商业医疗报销,以及政府补贴。
下面简单说一下对应关系
1、社区诊所
社区诊所位于每个社区中心,其实并非公立机构,多是个人私营业务,只要有医师资质申请到政府牌照就可以开自己的诊所,规模普遍非常小(30-50平米,2个医生轮流值班的较为常见,外加一个助理负责登记,抓药和收费结账),基本都是全科门诊(牙科是例外,这个不用解释都明白),诊费相对便宜(其实也不便宜,大约诊费在15-20新币左右,不过如果特别简单的小问题,老客户,可能医生也会免费,当然这要看医生心情。) 一个规模较大的社区中心可能有3个以上社区诊所,此外也有一些中医理疗按摩,减肥美容类的准医疗机构,这里就忽略了。
社区诊所的好处是大部分常见病比如感冒发热,急性肠炎或轻度跌倒损伤什么的基本不用往医院跑,家门口就把病看了,把药开了,中国很多人一点小病就跑大医院,这个习惯不好,而且大医院就诊病人多,弄不好没病过去都能染病回来。 如果你的问题比较严重或者比较复杂,诊所医生会建议你去医院看专科门诊。
社区诊所部分和保险机构有合作,诊费和药费可以根据保险条款报销,每个保险公司会给你合作的诊所名单,但这个名单每年也会随时调整。在这边如果是外国人,没有买商业保险的话,看病还是挺贵的。 本国人和公民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会享受一定程度国家补贴,不赘述。
说句题外话,如果是中国的医生,移民来新加坡,背景资历符合政府资质要求,投资不多开个社区诊所其实也挺好的,虽然看上去诊费没有私立医院的高,但是禁不住业务好啊,只要选对人口增长的社区,天天有人排队来啊,单位服务成本低,客源充足,收益率未必比私立医院的专科诊所差。
2、公立医院
类似中国的公立医院,设施齐备,医生力量也不错,口碑也还可以,但资源紧缺,排长队是常有的,一个特别坑的地方是,只要你一时半会死不了的病,想得到及时救治是很难的,比如你去公立医院开一个门诊,哪怕急诊,除了说妇女和儿童有大类别的专科,并没有特别细致的能够随来随看的专科门诊,经常是医生看完后,说你需要预约一个专科医生,填个预约表格吧,然后你一看,2个月后见了。 有些病有自愈性,季节性,比如急性的偏头疼,比如季节性或某种原因的过敏,你难受的不要不要的时候,医生只会开一些不疼不痒的药让你预约专科医生,等你预约到的时候症状早过去了,根本就定位不到原因,然后下一次发作又要轮回,所以,我发现一点,其实所谓发达国家即便是真的说医疗保障多好多好,穷人想要得到及时全面的医疗服务,基本上,咳咳,不现实。 有人说印度全民医疗免费,我觉得你去享受一下大概就明白这个免费医疗是啥水准的,至少新加坡的公立医院(绝对是发达国家了吧,收费不便宜的说,当然,有医疗保险和政府补贴在,对于本国人来说,负担基本还算可以接受),综合体验并不能让人满意。
加一个八卦,前些日子新加坡国立中央医院出现一起重大患者交叉感染的案例,导致数十人感染,两人死亡,算是本地举国大新闻了。新加坡医疗资源和医疗能力可是全球数得着的优秀,这样的问题依然未能避免,咳咳。
3、私立医院
如果你被病症困扰,又无法忍受公立医院的效率,预约排队,那么私立医院就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但通常私立医院能享受的保险服务有限,而且无法享受政策补贴,简单的说就是,富人的选择。
私人医院和公立医院很不一样,没有所谓界限分明的科室,而是由一些公共设施(抽血,化验,超声波检查,CT,手术室,住院部等)+一大堆私人专科诊所组成的,每个私人专科由一个或几个专科医生独自负责经营,而一个私立医院的某个专科可能由多个不同的专科诊所同时在营业,所以比如你要去一家私立医院看一个专科,你要先了解这个私立医院有几个这样的专科诊所,然后找你认为不错的去预约,一个典型场景,你到医院楼下问讯处,说你要看什么科,这个问讯处的人会打电话问一下这个专科的几个诊所看谁目前有空,或排队较少,然后预约后告诉你在哪一层哪一间。如果你有熟悉的专科诊所也可以直接预约。
通常私立医院排队不多,基本上现场去都可以看到医生。而且等待时间少,排队的环节少。
我带老婆去过伊丽莎白医院和康生医院,第一感是,诊费真贵,初诊是150-200新币(不同专科门诊,不同医生收费标准均不同),复诊是80-100新币,但有几个好处,第一,不乱开检查,我老婆当时说要不要做个CT啥的,医生直接说没必要,而且详细解释为什么没必要。第二,不乱开药,如果你从其他医院已经开了药,医生了解后觉得可用就会让你继续服用,不会推销他们自己的药品。基本上药费感觉和国内相比不会贵。 第三,医生态度特别好,问的很仔细,回答患者的问题也特别有耐心。
这事还真让我思考了一下,看国外电影大家都知道,医生和律师是最好的职业,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子女成才,当医生,当律师,中国其实也类似,我高考好歹是上了清华,虽然进的不是啥好专业,但成绩至少不差对吧,可是在高中我们班里只是第九名而已,那么我们班比我成绩好的八个人里,包括第一名,有三个去学医的。成绩最优秀的一批同学去学医了,他们理应是待遇和收入最好的对吧,但是我们对比一下,医生和律师,被认为最好的职业,你去见律师一个小时要多少钱,大家都明白,1000块不算黑你吧,有些资深的做企业服务的收你5000,1万你也要认对吧。为啥看个病,专家门诊就10块20块呢?一个医生看1个小时的病可能也就六七个病人,大概差不多能收到100块的门诊费。医生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新加坡这种私立医院,你看他诊费贵,但是医生很珍惜自己的声誉,因为他的业务跟声誉息息相关,所以他只要赚足了自己的诊费,他不会在药品,检查上黑你的钱,更不敢小病大治坏掉自己的口碑。(在私立医院里,药品也是直接从私人诊所出,所以这块收入其实也是医生自己的。)声誉可以带来持续稳定的利益,这一点是他们节操的保证。
中国医疗体系最大的问题是医生价值得不到体现,一个专家门诊20块人民币不到,人家的专业技能得不到尊重,结果整体上用药来养医,滥开药,滥做检查,小病大治,成为各种痼疾。 我们在痛恨和斥责这些行径的同时,是否考虑到要让医生有尊严的工作,获得有尊严的收入?这个问题不解决,看不出医疗改革的前景在哪里。
我前几个月特别认真的跟冯大辉说,我说中国需要开一个高诊费的良心医院,让医生有尊严的赚钱,用口碑和信誉赚钱,他说丁香园线下诊所正在筹建,就是要做这个事情。(指天发誓,我说这话的时候真不知道丁香园正在做诊所。) 我就特别特别支持这个事情。但是这个事情在中国,容易陷入到道德绑架的沟里,因为你让诊所高诊费,很容易政治上不正确,比如说,医者父母心,你为什么不照顾穷人? 但这就是今天要强调这一点,有节操就是,不乱开药,不乱做检查,不小病大治;但不要因为道德绑架而去迎合所有人,很抱歉,穷人看病的事情,第一去问政府,第二去问保险机构,这事不是商业公司可以解决的。
某些创业项目无节制的迎合道德绑架,但实际上从骨子里就行不通,你让名医免费在网上给患者看病,给患者提供专业医疗建议,说句不好听的,名字是名医的,上网码字的全是实习生,甚至连科班都不是,不知道哪里百度出来的内容就敢贴出去,甚至把各种朋友圈的养生伪科学大段大段的码上去,人家名医一天那么忙凭啥跟你玩啊! 很多创业者认为,我去迎合用户的一切诉求,一定会把市场做起来,对不起,你不尊重内容的贡献者,不尊重价值的分享者,你不尊重付出的那一方,你给不出合理的回报,你凭什么认为那些人会一直尽义务帮你平台做大做强,人家上辈子欠你的?
今天说的是医疗,但说的也不是医疗,以百度为例,百度搜索产品最早有个观点,一切为了迎合用户,说只要用户看到的内容是好的,并不需要关心内容是哪个网站展示的,但这个观点其实他们自己后来也知道不对了,如果不尊重原创,不尊重贡献者,这个平台就是有问题的,因为贡献者就会失去贡献的动力和激情,百度作为中文内容市场最大的受益者,当然跟要积极维护这个市场的正向发展,不过说真的,直到今天,在这方面,百度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咳咳。
是的,这是一个政治上不正确的观点,我不去满足所有人,我不去照顾所有人,我不是爱心天使和慈善家,但我要让这个平台的供需双方,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如果做到这一点,不做假,不欺诈,不坑骗,就是有节操,至于更多大爱无疆的话题,先让自己成长起来再说吧。
向各位用户道个歉,最近大家的评论特别踊跃,但是微信系统每篇文章最多只能放出50个精选评论,我又比较喜欢尽快的让用户看到自己的评论出现,所以一般前50个评论很快就满了,所以看到后面很多精彩评论都没有贴出来,虽然可以取消前面的精选,可这样我觉得挺不好意思的,(咳咳,好吧,太懒也是原因之一),所以对这个后面精彩评论的童鞋表示森森的歉意,我一直希望系统能开社区功能,这样可以让大家更好的交流沟通,甚至搭建一些用户间的合作桥梁,目前我是使用微信默认后台,功能上还不是很完善。我曾试图把discuz加到系统中来,但好像个人号不能操作,不知道有没有熟悉的朋友告诉我。